2024-08-01
53
去年有474万人参加考研
但录取人数仅有125万
报录比为3.8:1
超过2/3的人都考不上
这个基数真的非常大
考不上研究生
说句大实话
大部分人是踩了择校的坑
竞争这么激烈
谁都不希望自己是陪跑的那一个
对于正在备考的同学们来说
学会评估自己目标院校的专业难度非常重要
选择目标院校的时候
一定要注意看看下面这几项数据01
大多数院校的复试线都是依照国家线,但是也有34所院校是自主划线,这些学校复试的总分线和单科线一般都比国家线高。
一定要提前看一下每个专业的计划招生人数,一般来说为了保险起见还是选择计划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
通常情况下招的人数越多,录取几率就越大,不过竞争也会更激烈。
很多院校虽然招生人数不少,但是存在歧视、报录比过高、倾向名校生等风险,这些都要纳入考量的范畴。
另外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很多院校的招生计划是包括推免生、专项计划在内的,所以在看到这些数据的时候不要想当然以为这就是统考生名额哦~
报考人数可以看出竞争对手到底有多少,再估计一下自身的实力,从而选择是否报考这所学校。
根据今年已公布报考数据的院校来看,大部分高校报考人数都在持续增长,所以可以参考近几年的数据,根据涨幅预测一个大概。
这个数据可以帮助大家了解去年这个专业的实际录取的人数,结合公布的计划招生人数可以判断出专业的实际录取情况。
但也要注意,有些专业往年有扩招的情况,所以它的实际录取人数会比计划招生人数多。
数据一般可以在官网的拟录取名单里查到,除了录取人数还可以查到初试成绩、复试成绩等等信息。
报录比这个数据可以直接反映这个专业的热门程度,也相当于报考难度。
有很多名校的报录比高达10:1,有的甚至是20:1,这残酷的现实也告诉我们,大家要结合自己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或专业,不要盲目报考。
一般而言,越是好的学校、好的专业,其推免人数就越多。
有些学校的推免人数甚至高达招生人数的一半以上,甚至只接受极个别统考生,这种情况很不利于统考生。
如果报考专业的推免人数很多,那就意味着自己的生存空间就更小,所以大家一定要慎重思考。
推免人数很多高校没有直接在招生专业目录上公布,下面以南京大学公布的往年录取情况(这是他们院校自己统计的数据)为例:
以金融学专业为例,报名人数379人,录取人数39人,真的很恐怖了。其中免试人数21人。这种学校和专业,大家就要慎重考虑,避免竞争过大,给自己带来不利。
复试分数线一般是该学校划的该专业的最低分数线,但是一般的学校会存在校线和院线的区别。
▲院线:学校的多个学院可能会开设同一个专业,但是每个学院对这个专业的分数线是不一样的。
▲校线:学校对这个专业划的最低分数线,过了这个线可以保证能来复试,但是去哪个学院复试就得看院线了,如果报考的专业只在一个学院则没有这种情况。
34所自划线院校院校出线的时间会早于国家线出线时间,给调剂同学们留下一条生路,所以如果报考了这34所学校的同学们,应该更早地开始注意学校官网的动向。
非34所自划线学校的院线公布时间会晚于国家线(参考国家线,一般是≥国家线)。公布后两周内一般就会开始复试,因此公布时间也非常重要,需要报考的同学们及时关注。
复试比例是指计划招收人数和进入复试人数的比例。
教育部规定最低的复试比例为1:1.2,这就意味着,如果录取10人,就会有12人进入复试,就意味着有两个同学将被刷,所以大家尽可能选择一些复试比例接近1:1的院校,也就是等额复试。
复试比例偏高会有什么后果呢?
① 对于分数不是很高的同学,会让这类学生进入复试和调剂的艰难处境。一是一志愿上岸希望渺茫,二是可能错过调剂的最佳时期。
② 复试不确定因素增多,难度加大。
③ 复试人数过多,降低老师评选的客观性,导致逆袭的可能性降低。
根据经验来看,相对好考的学校专业课参考书目一般都比较少,易于复习和找重点。
比较难考的学校,专业课书目大都比较多,知识点多,重点不好找,会加大上岸难度。
做个参考:历年都有更换参考书的院校,部分院校甚至临近靠前一两个月才公布,所以建议大家一定要紧盯院校研究生官网。
总成绩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初试分和复试分占总成绩的权重。
大家在进行择校的时候一定要慎重
很多情况下考研是一场选择大于努力的事情
如果你认真了解了院校专业
并结合了自己的实际情况后
依然选择自己喜欢的院校和专业
就坚定自己内心的想法
为了你的梦想去拼搏吧
祝大家都成一战上岸!
河北研圣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热门课
1对1考研复习规划指导
热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