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考研政治毛中特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也是相对来说知识点非常多的一部分内容,帮帮根据2020最新大纲和历年真题的情况,结合今年的热点内容,为大家筛选出最重要的高频考点。大家可以按照这系列专题进行复习和背诵。背完这些,过线没问题!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
(1)毛泽东思想
①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②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③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①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2、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2)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在理论上系统地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精辟地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
(3)1945年党的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毛泽东提出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第二次结合”,并对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
二、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1、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理论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1)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坚持实事求是,就要:
①深入实际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把握事物内在必然联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②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
③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2)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坚持群众路线,就要:
①坚持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
②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③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3)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就是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就是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开展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坚持独立自主,就要:
①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处理。
②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2、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②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③毛泽东思想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2)科学评价毛泽东思想。
①正确认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问题,关系到怎样看待党和国家过去几十年奋斗的成就,关系到党的团结、国家的安定,也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前途,不仅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刘少奇在七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对毛泽东思想做了概括和阐述)
②毛泽东一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领导我国的革命和建设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他在晚年又犯有严重的错误,社会主义建设曾经遭受过严重挫折。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做出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
③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就他的一生来看,他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1、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1)毛泽东在1939年12月《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依据。”近代中国己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最基本的国情。
(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是最主要的矛盾。
(3)近代中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
(4)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标志着人类历史开始进入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进程。
(5)以五四运动的爆发为标志,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崭新阶段。
(6)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第二步是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任务,这是性质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两个革命过程。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一是基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没有为中华民族找到出路;二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需要,以及对中国革命经验教训的概括和总结。
(2)党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新民主义革命总路线核心:无产阶级领导)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基本内容。1948年4月毛泽东同志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内容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总路线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和领导力量。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①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1925年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
②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a.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和一切灾祸的总根源。
b.封建主义是中国革命的又一个主要对象,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
c.官僚资本主义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垄断性,严重地束缚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最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并不是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它反对的只是官僚资本主义(不反民族资本)。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①中国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②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其中贫农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而中农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中国革命战争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工人阶级对于农民的领导,是实现革命领导权的基础。
③城市小资产阶级,包括广大的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属于劳动者阶级,不属于资产阶级的范畴,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之一,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者。
④民族资产阶级有天生的软弱性以及由此而来的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的两面性。因此,对于民族资产阶级要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①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看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②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新民主主义革命只能和必须由无产阶级充当领导者,是因为:
a.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独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而要把中国变为殖民地。
b.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愿意也不能够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
c.中国无产阶级的强大和革命的彻底性,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落到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肩上。
③无产阶级对于中国革命的领导权不是自然而然得来的,而是在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实现的。毛泽东指出:“领导的阶级和政党,要实现自己对于被领导的阶级、阶层、政党和人民团体的领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甲)率领被领导者(同盟者)向着共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乙)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
④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对革命的领导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这是实现领导权的关键。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
⑤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证领导权的坚强支柱;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是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①革命的性质是由社会性质和革命任务等因素决定的。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因为:
a.革命是为了终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
b.革命的任务是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
c.资产阶级曾参加和领导过中国革命;
d.革命的经济政策不是一般地废除私有财产,而是一般地保护私有财产。
②这个革命己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新的内容和特点:
a.它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b.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
c.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d.革命的发展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时代条件、领导权、指导思想、目标前途不同)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不同。
a.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范畴,在政治上争取和联合民族资产阶级去反对共同的敌人;
b.在经济上保护民族工商业,容许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发展;
c.它要建立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而不是无产阶级专政;
d.社会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它所要实现的目标是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改造小生产的私有制。
④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走”: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准备,后者是前者的必然趋势,两个革命阶段能够有机连接的原因是民主革命中包含了社会主义因素。
2.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1)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毛泽东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
①国家政权问题是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③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国家体制分三种:(甲)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乙)无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丙)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④新民主主义的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基础上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1947年12月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把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概括为: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两没收一保护)
①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中心内容)。党在民主革命时期,逐步认识到土地革命的极端重要性,形成了土地革命路线,这就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②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并非因为它是资本主义,而是因为这种资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地结合着,是一种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没收官僚资本,包含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
③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是由中国落后的生产力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所决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而不是一般地消灭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联系较少,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与新生产力相联系的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成分,它对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现代技术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因此,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必须采取保护的政策。
(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
①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与独立的,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民族形式和民族特色,要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②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科学的,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真理及理论和实践的一致性。反对民族虚无主义,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对待古今中外文化。
③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大众的,也就是民主的文化。文化工作者要用革命文化教育和武装人民大众,使它成为人民大众的有力思想武器;同时坚持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1)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提出
①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
②1928年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中,分析了农村革命根据地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③1930年1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初步形成了以乡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
④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明确了共产党的任务,从此把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占乡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作为革命道路确立了下来。
(2)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的必然性
①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
a.国情决定。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
b.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
c.敌人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军队,并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
②中国革命之所以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a.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客观条件)是根本原因。
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建立革命根据地创造了经济和政治条件。
中国是一个大国,革命力量大有回旋余地。
军阀割据和混战,使红色政权获得发展缝隙。
b.农村深受多重压迫和剥削,经历民主革命的洗礼,革命的群众基础好。(必备客观条件)
c.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重要客观条件)
d.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巩固和发展提供了坚强后盾。(必要主观条件)
e.党的领导的有力量及其政策的不错误,为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主观条件。(重要主观条件)
(3)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内容及意义
①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根本在于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关系。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农村根据地的建设是革命的战略阵地,在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三者的密切结合和有机统一。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意义有:
a.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主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
b.它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
c.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1939年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把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他指出:“统一战线问题,武装斗争问题,党的建设问题,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
(1)统一战线
①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是由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决定的。
a.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首先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决定的。中国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人口的少数并尖锐对立,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中间阶级却占了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
b.由于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不平衡性,决定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有必要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的策略,把一切可以团结和利用的力量尽可能团结在自己的周围。
②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为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提供了可能性。
a.近代中国社会最大的压迫是民族压迫,这一特点决定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可以把一切爱国的、不愿受帝国主义奴役的人们团结在自己的周围。
b.民族资产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因而能够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③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
一是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二是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第一个联盟是统一战线的基础,只有争取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人民,巩固工农联盟,才能实现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第二个联盟也非常重要,只有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壮大自己,孤立主要的敌人,中国革命的胜利才有完全的保障。
④党领导和建立统一战线的经验。
a.必须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b.在革命进程中,必须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
c.对反共顽固派采取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
d.同顽固派的斗争,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原则。
e.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先后经过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联合统一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合作)、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等几个时期,07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最根本的经验就是正确处理好与资产阶级的关系。
(2)武装斗争
①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总是凭借着反革命暴力对革命人民实行残暴的镇压。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罢工的合法权利。革命人民只有武装起来,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②中国革命的胜利,主要是依靠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与广大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人民军队,通过长期人民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没有人民的军队,就不可能有人民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
③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也是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
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
(3)党的建设
①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要建设一个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②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首位,克服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在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必须把党的建设同党的政治路线联系起来。
③在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理论联系实践,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七大《论联合政府》)的优良作风,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
(4)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历程
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认真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独创性的革命理论。
①正确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问题,揭示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极大的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②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的基本统一,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
③有力地鼓舞和推动了世界上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反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斗争,极大地增强了他们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信心,有力地支持了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增强了世界人民争取世界和平的力量。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
(1)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过渡时期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它是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2)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主导)、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集体经济的过渡形式,国家资本主义是私人资本主义向国营经济的过渡。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居于领导地位,而以农业手工业为主体的个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3)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的阶级力量。
(4)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主要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必然使中国社会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5)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剥削阶级是被消灭的对象,作为可以接受共产党和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力量,又是团结和改造的对象。
(6)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带有过渡性质的社会,而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属于社会主义体系(范畴)。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因素(不能等同于社会主义社会)。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提出。
①为了确定我国工业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经过三年的努力,到1952年我国国民经济得以恢复,社会主义经济因素的不断增长,民主革命遗留下来的任务已经完成,政治经济及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提出了“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逐步过渡”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②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这是一条以“一化三改”为内容的、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总路线的主体,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总路线的两翼。工业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和目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工业化不可缺少的条件和手段,两者互相联系,互相促进。总路线的实质是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解决所有制问题。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理论依据。
①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就提出了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问题。逐步消灭私有制、确立公有制并大力发展生产的过渡时期,这是一切走向共产主义的国家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
②列宁认为,落后国家在先进国家无产阶级的帮助下,“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而过渡到苏维埃制度,然后经过一定的发展阶段过渡到共产主义”。
③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一过渡时期之所以必要,并且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是由于:“一、我国经济和文化的落后,要求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来创造为保证社会主义完全胜利所必要的经济上和文化上的前提;二、我国有极其广大的个体农业和手工业及在国民经济中占很大一部分比重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要求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来改造他们。”
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1、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①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a.土地改革后,党不失时机地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b.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c.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党制定并贯彻执行了依靠贫下中农,团结其他中农,发展互助合作,由限制到逐步消灭富农剥削的农村阶级政策。
d.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从互助组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的逐步过渡形式。
(互助组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初级社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高级社是完全的社会主义性质。)
②对手工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特点:
a.党和政府采取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在方法步骤上,从供销合作入手,逐步发展到走生产合作的道路;
b.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由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手工业供销小组到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再到具有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性质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三个步骤。
c.通过耐心说服教育、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办法,使手工业者自愿参加到手工业合作社中来,从而把手工业者的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
(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①赎买:所谓赎买,就是国家有偿地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赎买的具体方式不是由国家支付一笔巨额补偿资金,而是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取一部分利润。(对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
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改造的原因在于:
a.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在社会主义革命阶段,民族资产阶级既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
b.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着统一战线关系,这就为将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对抗性的矛盾转化为非对抗性的矛盾并按照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提供了前提。
c.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就造成了私人资本主义在政治上、经济上对社会主义的依赖。
d.国家实行对粮食和工业原料的统购统销,以及资本主义企业中工人群众对资本家的监督等因素,使私人资本主义企业只能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2)第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
①第一步是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企业的利润,按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四个方面进行分配,即当时所说的“四马分肥”。
②第二步是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③第三步是全行业的公私合营。这标志着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基本完成。
(3)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2.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1)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2)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3)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
(1)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剥削制度的结束,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的条件是:
①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己占绝对优势,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些基本政治制度的确立,表明中国由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③伴随着社会经济制度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化,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④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社会各方面的变化,表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初步确立。
2.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③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④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马列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是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提出的。《论十大关系》报告成为全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2)“十大关系”前三条讲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第四、五条讲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后五条,讲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党与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3)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是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基本方针,对于最大限度地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1)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
①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②关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③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种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矛盾。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
④关于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社会矛盾的基本方法、方针和意义。解决敌我矛盾需要用专政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则采用民主的方法。
(2)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一个总方针。
①对于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
②对于物质利益、分配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
③对于人民群众和政府机关的矛盾,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④对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⑤对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之间的矛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⑥对于民族之间的矛盾,实行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方针。
(3)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4)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各种矛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也为后来的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以独创性的内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1)实现工业化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要条件。
(2)《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明确提出要走一条中国工业化道路。
(3)毛泽东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指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工业化道路),以及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即①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②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③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同时并举,④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同时并举,等等。
(4)走工业化道路,必须明确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化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
(5)走工业化道路,必须采取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党的八大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6)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①在工商业经营方面,以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为补充;
②在生产计划方面,以国家的计划生产为主体,自由生产为补充;
③在市场方面,以国家市场为主体,自由市场为补充。
(7)毛泽东主张企业要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责任制,实行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即“两参一改三结合”。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1)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2)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3)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1)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3)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4)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5)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6)必须坚持对外开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第五章邓小平理论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条件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2)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
(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2.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1)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提法,确定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
(3)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4)1992年党的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
(5)1997年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
1.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
(1)“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新的革命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2)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3)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总结性理论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这一科学概括,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①突出强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纠正了过去忽视生产力发展的错误观念,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整个历史阶段尤其是初级阶段特别需要注重生产力发展的迫切要求,明确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还要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体现了在世界新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条件下,社会主义为回答资本主义严峻挑战所必须采取的战略决策。
②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以及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基础,指出了我们发展生产力与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根本不同。
2.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贯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理论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理论、“三步走”战略、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国两制”、中国的问题关键在于党等,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改革开放的进行,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体现了革命胆略和科学精神的统一,是邓小平理论的活的灵魂,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①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邓小平和我们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
②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社会性质),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发展程度),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3)党的基本路线
①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①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③自力更生,艰苦创业,④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a.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
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体现了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要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回答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政治保证问题,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坚持改革开放”,回答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和外部条件问题,体现了解放生产力的本质要求。
c.“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②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a.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既要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又要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c.党的基本路线是兴国、立国、强国的重大法宝,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群众的幸福线。
(4)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①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革命是未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②邓小平强调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③发展要抓住机遇。邓小平多次强调要抓住机遇发展自己,不要丧失机会。
④中国要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邓小平深刻地概括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5)“三步走”战略
党的十三大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明确提出:
①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②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
③第三步,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6)改革开放理论
①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二次革命,将把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变成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改革作为一次新的革命,其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a.改革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也不是对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b.改革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③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
④“三个有利于”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要以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b.是否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c.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标准。
⑤开放也是改革,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要处理好
a.实行对外开放要正确对待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现代文明成果。
b.对外开放要高度珍惜并坚决维护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
⑥改革开放:a.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b.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c.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d.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①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②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南方谈话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要点有:
a.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
b.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
c.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但它和不同社会制度结合具有不同的性质。
④坚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宏观调控三个方面。
a.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
b.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c.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8)“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方针。
③邓小平还提出了其他一系列两手抓思想:
a.“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法制要保障民主。
b.“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
(9)“一国两制”
①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国人民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愿望。
②“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③“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主要有:
a.坚持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b.两制并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c.高度自治,祖国完全统一后,台湾、香港、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不同于中国其他省、市、自治区的高度自治权,台湾、香港、澳门各种合法权益将得到切实尊重和维护;
d.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e.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④“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的提出最早是从台湾问题开始的。台湾问题是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属于中国的内政,不容许外国干涉。
⑤“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实践中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澳门问题。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是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是分别属于中国和英国、中国和葡萄牙之间的问题。
⑥“一国两制”的构想是邓小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实事求是,把和平共处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a.既体现了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b.又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灵活性,c.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发展。“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充分尊重历史和现实、照顾各方面利益、维护民族团结、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科学构想。d.“一国两制”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政治文明的独特贡献。
(10)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
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②加强党的建设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一个法宝。
③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
④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1)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邓小平理论是邓小平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思想遗产。邓小平理论经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检验,已经被证明是①指导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中国在改革开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系统科学理论。邓小平理论②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③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④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第六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和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是党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基础上形成的。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
(1)党的十五大将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高度概括为:“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要回答和解决的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3)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4)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了党章。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1)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5)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
2.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理论武器
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不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第七章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1.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3)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4)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二、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第八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历史性成就,发生了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历史性变革。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②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③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④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⑤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⑥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⑦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
⑧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
⑨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
⑩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
2.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1)党的八大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十一届六中全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科学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主要依据有以下三个方面:
①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③影响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4)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3.新时代的内涵和意义
(1)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重大政治论断,是我们党在科学把握时代趋势和国际局势重大变化,科学把握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基础上作出的,有着充分的时代依据、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变化。
③历史交汇期新的奋斗目标。
④我国国际环境发生新变化。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内涵:
①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②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③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④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⑤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主要创立者是习近平。
(2)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概括的“八个明确”。
①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②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③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④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⑤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⑥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⑦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⑧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2.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党的十九大概括为“十四个坚持”,即
①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③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④坚持新发展理念。
⑤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⑥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⑦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⑧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⑩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要求。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2.新时代的精神旗帜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习近平总书记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担当,肩负起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的政治责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
①回答了一系列重大问题,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科学社会主义的时代价值。
②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旗帜,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
③是实践探索、经验总结、理论升华凝结而成的思想结晶。
④是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思想成果,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
⑤成为当今时代最富中国味、最具中国魂的科学理论。
⑥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朝着共同的目标团结奋进,不断创造新辉煌。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纲领。
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意志、国家意志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根本指引。
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新时代治国理政提供了基本遵循。
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全面从严治党、把党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第九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形象表达。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①中华民族的昨天,“雄关漫道真如铁”。
②中华民族的今天,“人间正道是沧桑”。
③中华民族的明天,“长风破浪会有时”。
(3)中国梦,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进一步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明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这一重要战略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体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党和国家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历史担当和使命追求,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崭新内涵。
2.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1)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①国家富强,是指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②民族振兴,就是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与强大,继承并创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以及先进的文明成果,进而使中华民族再次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再次以高昂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③人民幸福,就是人民权利保障更加充分、人人得享共同发展,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2)中国梦是国家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相统一的梦。实现中国梦,①意味着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大大提升,②意味着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向上、文明开放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③意味着中国人民过上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3)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
(4)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
(5)中国的梦想,不仅关乎中国的命运,也关乎世界的命运。
3.奋力实现中国梦
(1)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①走中国道路,就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弘扬中国精神,就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⑧凝聚中国力量,就是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
(3)实干才能梦想成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每一个人付出艰苦努力,用实干托起中国梦。
(4)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需要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艰苦努力。
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伟大目标。
1、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1)党的十三大确定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
①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②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
③第三步,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2)党的十五大把“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
①21世纪第一个十年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
②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③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3)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①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②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的具体安排
(1)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要求:
①在经济建设方面,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②在政治建设方面,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③在文化建设方面,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
④在民生和社会建设方面,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⑤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2)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要求:
①我国将拥有高度的物质文明,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核心竞争力名列世界前茅,经济总量和市场规模超越其他国家,建成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②我国将拥有高度的政治文明,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机结合,建成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③我国将拥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社会自觉行动,国民素质显著提高,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影响力和推动力,建成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④我国将拥有高度的社会文明,城乡居民将普遍拥有较高的收入、富裕的生活、健全的基本公共服务,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公平正义普遍彰显,社会充满活力而又规范有序,建成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⑤我国将拥有高度的生态文明,天蓝、地绿、水清的优美生态环境成为普遍常态,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境界,建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最重要章)
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贯彻新发展理念
(1)习近平顺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新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我国发展全局发生历史性变革。
(2)新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新的发展阶段基本特征的深刻洞察和科学把握,标志着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遵循。
(3)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
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坚持创新发展,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增强发展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更好引领新常态的根本之策。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关键。坚持创新发展,就是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②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坚持协调发展,要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
③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就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④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树立开放发展理念,就必须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发展的内外联动性,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⑤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共享发展理念,其内涵主要有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
(4)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创新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2、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①是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②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③是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2)解决这些结构性问题,必须从供给侧发力,找准在世界供给市场上的定位;必须把改善供给侧结构作为主攻方向,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就是要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①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②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③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④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4)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措施有:
①推进增长动能转换,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全面提升实体经济。,绝不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②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现由以价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
③加大人力资本培育力度,更加注重调动和保护人的积极性。
④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优化市场供求结构。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
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
(1)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2)高质量发展,①集中体现了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②是为了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③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
(3)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原因:
①一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②二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
③三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
(4)现代化经济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①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②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③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
④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
⑤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
⑥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
⑦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
(5)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①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②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夯实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
④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空间布局。
⑤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
(6)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们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
①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②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
③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1)人民当家作主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①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内涵主要有:
a.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体现在国家根本性质(即国体)上,就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体现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上,就是人民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b.国家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和体制机制,保证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c.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
d.国家制定实施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必须体现人民意志、尊重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拥护,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e.国家各方面事业和各方面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①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决定的。
a.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b.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c.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
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③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2.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
(1)中国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①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体现人民根本利益、保障人民利益、激发人民的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做主。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3)历史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
(6)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7)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
①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
②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独特优势。
3.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1)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①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支持民主党派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要求更好履行职能。
②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③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④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做好统战工作。
4.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1)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
①必须始终准确把握“一国”和“两制”的关系。
a.“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概念。“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中。“一国”是根,根深才能叶茂;“一国”是本,本固才能枝荣。
b.国家主体坚持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是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保持繁荣稳定的前提和保障;
c.香港、澳门依照基本法实行“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必须充分尊重国家主体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
d.必须牢固树立“一国”意识,坚守“一国”原则,正确处理特别行政区和中央的关系。要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
②必须始终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
③必须始终聚焦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④必须始终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2)推进祖国统一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①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②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关系就能改善和发展,台湾同胞就能收益。
③“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损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障碍,是台海和平稳定的最大威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
④秉承和践行“两岸一家亲”理念。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1.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意识形态①关乎旗帜、②关乎道路、③关乎国家政治安全,④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道路。
(1)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旗帜鲜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2)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3)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4)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建设好网络空间。
(5)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能否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表达,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
①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③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④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凝练和集中表达,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①一方面,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两者方向一致:
a.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
b.都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
c.凝结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
d.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价值表达;
e.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引领。
②二者各有侧重,核心价值观更加突出核心要素、更加注重凝练表达、更加强化实践导向。
(5)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做到:
①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②要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
③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
3.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
①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
③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
a.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b.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
c.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
d.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e.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2)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①文化强国是指一个国家具有强大的文化力量。这种力量既表现为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国民,也表现为发达的文化产业,还表现为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进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
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
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⑤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4)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四、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党的一切工作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标准,要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1.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抓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优先发展。
(2)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3)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发挥兜底作用,保障全社会成员基本生存与生活需要,要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4)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
(5)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2.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领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1)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坚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2)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①系统治理、②依法治理、③源头治理、④综合施策。
(3)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是保持社会安定团结良好局面的关键。
(4)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5)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社会治理的重心要向基层下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越强,社会治理的基础就越实。
3.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1)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指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2)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
(3)安全和发展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保障。实施发展和安全并重的国家安全战略,既要善于运用发展成果夯实国家安全的实力基础,又要善于塑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做到坚持发展不停步、维护安全不懈怠。
①完善国家安全体系。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发展问题和安全问题;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
②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公共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体现,是最基本的民生。
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
④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要主动适应新时代国家安全需要,增强风险意识,坚持科技引领、法治保障、文化支撑,推进安全工作精细化、信息化、法治化。
⑤加强国家安全教育。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责任。
(4)坚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利益至上有机统一。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宗旨,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国家利益至上是国家安全的准则。
五、建设美丽中国
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维护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的生命共同体。
①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要求人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心、报恩之心,尊重自然界的创造和存在,绝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
②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
③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要求人在向自然界索取生存发展之需的同时,呵护自然,回报自然,保护自然生态系统。
2.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1)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好以下原则:
①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③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④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⑤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
⑥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
(2)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①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发展循环经济。通过狠抓节能减排降低消耗、狠抓水资源节约利用、狠抓矿产资源节约利用、狠抓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实现资源节约。
②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在环保工作中,把预防为主、源头治理放在首位;在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中,把利用自然力修复生态系统放在首位。
③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④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3.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1)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实现这样的根本性变革,必须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尽快把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建立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用制度保障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加快建立健全
1、以生态价值观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
2、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
3、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
4、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5、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
(3)要通过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确保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1、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重点是推进①产业结构、②空间结构、③能源结构、④消费方式的绿色转型。
2、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3、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①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
②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
③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④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扩大退耕还林还草。
⑤严格保护耕地,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4、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①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
②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③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第十一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重点章)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
(1)党的十八大鲜明地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①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②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
③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
④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
⑤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重要、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全面小康的内涵:
①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
②全面小康,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
③全面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
(3)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的力度,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4)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不仅是缩小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和增长速度的差距,而且是缩小居民收入水平、基础设施通达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差距。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
(1)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顺应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赋予“小康”更高的标准、更丰富的内涵,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了总体部署,规划和设计了未来美好生活的宏伟蓝图,体现了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体现了坚持战略性和操作性相结合。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
①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成效显著。
②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
③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④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3.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党的十九大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的首要战役,提出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坚决打好这场攻坚战。
(2)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①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①专项扶贫、②行业扶贫、③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
②实施好“五个一批”工程,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3)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进绿色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
(4)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重点任务取得更大成效,强化创新驱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二、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旗帜。
1.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
①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党是改革的倡导者、推动者、领导者,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关键取决于党,取决于党的领导。
②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改革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前进。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关键是我们把党的基本路线作为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始终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③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改革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方向前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坚持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
④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解决了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长期没有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2)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①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
②全面开放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出路。
③中国将采取一系列重大改革开放举措,加强制度性、结构性安排,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①更广领域扩大外资市场准入。
②更大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
③更大规模增加商品和服务进口
④更加有效实施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⑤更加重视对外开放政策贯彻落实
2.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主要内容
(1)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两者相辅相成。
①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即一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
②国家治理能力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
③必须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结合在一起,把两者当作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通过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通过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
(3)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两句话是一个整体,前一句规定了根本方向,后一句规定了实现路径。
①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适应时代变化,不断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在创新中使各方面体制机制更加科学、更加完善。
③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强调要
①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②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③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④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⑤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⑥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3.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关系
(1)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
①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的,解放思想目的和实质都是为了做到实事求是。
②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
(2)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
①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
②摸着石头过河就是坚持边实践边总结,从实践中获得真知。
③必须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
(3)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
①坚持整体推进,统筹谋划深化改革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要素,注重推动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
②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可以对全面改革起到牵引和推动作用,面对改革的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既抓重要领域、重要任务、重要试点,又抓关键主体、关键环节、关键节点。
(4)处理好胆子要大、步子要稳的关系。
①胆子要大,就是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敢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
②步子要稳,就是方向要准,行驶要稳,尤其是不能犯颠覆性错误。
(5)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①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发展是解决一切经济社会问题的关键,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
②要增强改革措施、发展措施、稳定措施的协调性,把握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营造安定团结的社会氛围。
③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三、全面依法治国
1.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形成发展
(1)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全面依法治国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人民幸福安康、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2)十九大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1)在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语法治道路这个根本问题上,我们要树立自信,保持定力。
(2)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必须坚持: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坚持人民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
③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⑤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3.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重点任务
(1)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全面深化依法治国实践。
①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a.首先是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b.其次是要建立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c.再次是要进一步健全法治保障体系。
d.最后是要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
②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a.能不能做到依法治国,关键在于党能不能坚持依法执政,各级政府能不能依法行政。
b.依法执政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求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c.依法行政是各级政府活动的基本准则,要求各级政府必须依法全面履行职能。
d.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者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辅相成。其中,法治国家是法治建设的目标,法治政府是法治国家的主体,法治社会是法治国家的基础。
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a.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新时代我国法治建设的指导方针。
b.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c.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
四、全面从严治党
1.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①“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方针。“全面”是基础。“严”是关键。“治”是要害。
②“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目标。
2.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党的十九大首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凸显党的政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这是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
①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
②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政治属性是政党第一位的属性,政治建设是政党建设的内在要求。
③注重抓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功经验。
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内容是: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
3.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1)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坚持以科学理论引领、用科学理论武装,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根本保证。
(2)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党的组织建设主要包括民主集中制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等内容。
(3)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4)将制度建设贯穿党的各项建设之中。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加强制度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长远之策、根本之策。
(5)深化标本兼治,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从严治党的重中之重。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
►第十二章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1.习近平强军思想
(1)习近平强军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强大人民军队、怎样建设强大人民军队”的时代课题。
(2)习近平强军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和当代中国军事实践发展新境界,标志着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与时俱进。
2.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1)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推进强军事业,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确保人民军队永远跟党走。
(2)党的领导是人民军队战无不胜的根本保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发端于南昌起义,奠基于三湾改编,定型于古田会议,是人民军队完全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政治特质和根本优势。
(3)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其基本内容是:①军队必须完全地无条件地置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②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③坚决维护党中央、中央军委权威,④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指挥。
(4)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军事制度主要包括:
①军队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属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军委实行主席负责制;
②实行党委制、政治委员制、政治机关制;
③实行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
④实行支部建在连上
(5)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把党指挥枪的原则落到实处。
3.建设世界一流军队
党的十九大对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出新的战略安排:到2020年,国防和军队建设要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1)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
把战斗力作为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是有效履行我军根本职能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军队建设质量效益的客观需要。
(2)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
①政治建军是人民军队的立军之本。
②改革是我军发展壮大、制胜未来的关键一招。
③科技是现代战争的核心战斗力。
④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我们党建军治军的基本方略。
(3)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①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力量基础。总体来说,就是要加快形成精干、联合、多能、高效的信息化军事力量体系,重点是优化作战力量结构,建设现代化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和武警部队,促进各军兵种力量协调发展。
②新型作战力量代表着军事技术和作战方式的发展趋势,具有技术平台新、体系编成新、制敌手段新等优长,是国家战略能力的前瞻力量,是生成新质战斗力的强力引擎,是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的重要支撑。
二、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1.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
(1)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体现了发展战略与安全战略相协调、强国进程与强军进程相一致的战略考量,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指明了方向。
(2)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是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
(3)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是实现富国和强军统一的重要途径。
2.加快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1)坚持全国一盘棋。
(2)健全体制机制。
(3)强化战略规划。
(4)突出重点领域。
(5)军政军民团结是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重要政治保障,是我党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使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
►第十三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一、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1.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1)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2)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3)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
(4)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
(5)科学技术孕育新突破。
2.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1)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五项原则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①就是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②就是从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秉持公道,伸张正义;
③就是坚持各国的事务应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决定,世界的事情应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平等协商;
④就是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反对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颠覆别国合法政权,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3)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在国际上的地位所决定的,是从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
(4)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自信和自觉,①来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②来源于对实现中国发展目标条件的认知,③来源于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把握。
(5)和平发展是中国基于自身国情、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作出的战略抉择,顺应时代潮流,符合中国根本利益,符合周边国家利益,符合世界各国利益,必须始终坚持。
3.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
(1)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推动建立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是我们党立足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选择,反映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
(2)新型国际关系,“新”在合作共赢。把本国利益同各国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努力扩大各方共同利益的汇合点,积极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合作共赢使双方或多方在合作中互惠互利、相得益彰,从而实现各方的共同收益。
(3)中国倡导建立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核心是①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②维护不干涉别国内政和尊重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等国际关系基本准则,③维护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对世界和平承担的首要责任,开展对话和合作,而不是对抗;实现共赢和双赢,而不是单赢。
(4)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要做到:
①要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②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按照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外交工作布局。
③要加强涉外法律工作,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
④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⑤要把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到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对外合作的方方面面。
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
(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一个科学完整、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的思想体系,其核心就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①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②安全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③经济上,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④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⑤生态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张,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适应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已被多次写入联合国文件,对中国的和平发展、世界的繁荣进步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3)我们必须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共同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而奋斗。
(4)我们要支持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性的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贸易投资自由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2.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1)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拉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
(2)共建“一带一路”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坚持开放合作、和谐包容、市场运作、互利共赢。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加强合作。
(3)共建“一带一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顺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顺应各国人民过上更好日子的强烈愿望,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
①要秉承工商共建共享原则,倡导多边主义。
②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共同以零容忍态度打击腐败。
③要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
④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消除贫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
(4)“一带一路”建设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①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深化双向投资合作。
②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③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加强技术创新、理论创新交流互鉴、创新人才资源交流合作。
④把“一带一路”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加紧密结合起来,与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紧密结合起来,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把“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
3.共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中国外交的崇高目标,也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和历史使命。世界各国应携手合作,共同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1)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2)不断完善外交布局,打造全球伙伴关系网络。
(3)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积极引导国际秩序变革方向。
(4)推动国际社会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努力。要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要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要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要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第十四章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历史表明,①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③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扎根中国大地、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1)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这是由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所决定的。
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与发展的历史逻辑所决定的。
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新征程的实践逻辑所决定的。
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载入宪法总纲,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强调党的领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核心地位。
(2)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建者,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发挥的根本保障,党的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之源。
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就是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①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②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③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
④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是一个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有机统一的整体,统一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伟大梦想是目标,指引前进方向;伟大斗争是手段,激发前进动力;伟大工程是保障,提供前进保证;伟大事业是主题,开辟前进道路。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二、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1.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基本原则,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推进伟大事业的根本保证。
①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要求。
②这是对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③这是推进伟大事业的根本保证。
2.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党作为最高政治力量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体现。
①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②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必须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必须坚持党①领导立法、②保证执法、③支持司法、④带头守法,把依法治国同依法执政统一起来。
③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3.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
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要领导十三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
①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①增强学习本领。
②增强政治领导本领。
③增强改革创新本领。
④增强科学发展本领。
⑤增强依法执政本领。
⑥增强群众工作本领。
⑦增强狠抓落实本领。
⑧增强驾驭风险本领。
坚持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
河北研圣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热门课
1对1考研复习规划指导
热门课程